Open facebook,我的臉書閱讀心得(之一)

字數約1500字,閱讀時間約:5~8分鐘。

文章摘要,這篇文章主要有3個分享:​
①faceboook的使用歷程​
②關鍵提問帶來的使用轉折​
③個人加好友的判斷及禮儀​

最初加入facebook的時候,主要用途是 「聯誼」,多是曾經的同學、朋友,憑藉電子郵件或是手機號碼,輾轉聯絡上;一開始是點對點,後來連成好幾條線,又交織成一片網,再後來又在FB開了 「社團」做為班版或是社團的聚會場所。​

facebook做為 「熟人社會」的網路社群平台,為了便於被辨識,很多人是用自己的本名,或是常用的別名做為自己的FACEBOOK的ID;但也有人剛好相反,只想參觀,但不想留下任何足跡,所以會取一個極為陌生的名號在網上沖浪;也有聽過為了特定目的,持有多組「小帳」的人。​

2017-2018年是我使用facebook轉折點的一段時間。​

在之前,我只是單純想到什麼,就貼什麼,大部份的貼文是僅限於「朋友」閱讀;加朋友也是很隨興,覺得照片好看,或是內容有趣的人,我就會加起來,互動頻度很低。​

之後,因為當時在工作中思考到一個問題,我便開始有意識地調整了我使用facebook的方式,將近90%的公開貼文,分享生活與閱讀心得、職場心得以及專業知識;不曾發表過個人負面情緒的貼文;大量分享自身書寫的內容,減少轉貼別人文字的比例,即使轉分享,也儘量再加上自己轉發的看法或說明為何轉發。​

那個關鍵問題是這樣:「未來5年、10年的消費者如何挑選服務人員?特別是陌生人?」​

我當時給出的答案是:第一步,會在網路上蒐尋他/她的名字。查看他/她的各種記錄。​

有一些行業非常仰賴「信任」及「關係」,如果能蒐尋到名字,又能看到長期的記錄及軌跡,對未來的往來及合作,會比只能看到一片空白的人來得容易進行。​

好的問題,開啟好的思路,帶動一個善循環。​

我選擇在facebook儘量呈現與生活中的自己一致的表達方式及價值觀,也多分享一些想法和有意思的生活觀察。也會和臉友互動,交流。​

借用符敦國老師的著作 《角色行銷 透過12個角色原型 建立有型品牌》的概念,我的facebook的角色形象,大約是70%的智者、20%的照顧者、加上10%的丑角。(或許我的朋友覺得我是70%的丑角也不一定。)​

持續了一段時間,漸漸摸索出自己喜歡的分享方式。會和我互動的朋友及臉友也逐漸增加。​

不論是我加別人為好友,或是別人加我為好友的數量都逐步增加。(那些來路不明,衣著布料很少的詐騙帳號就不討論了。)​

先分享我怎麼去加別人為好友。如果是有面對面接觸過的朋友,我加對方好友後,會再發個訊息,說明我們在什麼場合認識,期待在facebook能保持聯繫之類的內容。若純是在facebook上見到,我想加對方好友,我會加好友後,發訊息說明我想加對方的原因,之後靜待對方回應。多發一個訊息,加友成功的機率大大提高許多。​

我有一些臉友是出書的作者,我會把我的閱讀心得和感動,分享給對方。後來成為臉友的機率都很高。​

我被人加好友的過程,就比較有意思。​

我分成幾種不同的情況分享:
❶現實生活見過面,收到邀請我會直接加。
❷沒見過面的臉友,但若有共同好友,我會看情況決定加或不加。我會到對方的主頁,看看對方自己發文的內容多不多,轉發的文章多是那一類,或是有沒有分享一些照片,如果氣味相投,我也會直接加;但如果主頁沒有什麼內容,我就會擱置暫不處理。
❸沒見過面,又沒共同好友,我幾乎不會加。​

主要因為他們來加好友,都沒有來訊說明啊。​
多發一個訊息,成功率一定會大大提升的啊!​

【預告】人際 #斷捨離
下回再來分享為何facebook要定期刪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