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8<房屋型態>
<房屋型態>,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為很多朋友曾詢問過我,「我想買房子,但我要買什麼類型的房子比較合適」。我發現大家雖然都知道房產類型的名詞,但對於相關的內涵及意思,還是有些微差異,我想了一些時間,決定寫一個小主題「#房產小詞典」。

 


「#房產小詞典」的內容比較簡短,搭配一些圖表,讓對房地產0基礎的朋友,可以打好更穩固的基礎。

「房屋型態」,我採用的是台灣實價登錄網站裡「建物型態」的分類。在實價登錄網站裡,總共有12個分類,透天厝、公寓、住宅大樓(11樓含以上有電梯)、華廈(10樓含以下有電梯)、套房(1房1廳1衛)、店面(店鋪)、辦公商業大樓、工廠、廠辦、農舍、倉庫、其他。
實價登錄之建物型態

12種房屋型態

其中和住宅相關的有5類:透天厝、公寓、華廈(10樓含以下有電梯)、住宅大樓(11樓含以上有電梯)、套房(1房1廳1衛)。

本文就上述5類住宅類別,進行介紹。


透天厝
通常有2個主要的特徵: ①整棟建築物都是單獨使用 ②有獨立的出入口。

很多人會問土地的部份呢?透天厝的土地大部份的狀況,會是和建築的產權一致,一棟建築一筆土地,這是最常見的;但實務案例上,部份透天是有土地共有持分,像社區型的透天。也有沒有土地的,例如是設定地上權的透天。

在城鎮中常見的透天厝,是街上一排的街屋,如果是同一批同一時期起造的,又稱為「販厝」,這個名稱是早期做為和「自地自建」的透天做區別,意思是蓋來賣的透天厝。


公寓
指的是沒有電梯,走樓梯一層一層的建築,通常是4層樓或5層樓,建築形式有獨立式、雙併式、連續棟這幾種。主要是台灣都市化現象發生後,不是每個人都有預算負擔透天的房屋,於是在一基地上蓋起來,立體式增加使用空間。
公寓有2個主要的特徵:①住共用同一出入口,樓梯 ②各戶使用坪數面積(實坪)較大樓、華廈高,幾乎無公設。公寓也是雙北市推動危老建築改造,都市更新的主要目標。

 

華廈(10樓含以下有電梯)
較常見的樓層數是7層,總戶數較公寓多,較大樓少;每一部電梯出來,多為左右兩戶,少數為一層3戶;起造年份多為1985-1995年;管理較為鬆散,公共設施也較大樓少,多為基礎且必要之設施,如資源回收室、守衛室、會議室…等等。居住總戶數多在數十戶至200多戶之間,老住戶之間相對彼此熟悉。


住宅大樓(11樓含以上有電梯)

屋齡較舊的大樓,因建築技術及消防法規,樓層多為12樓,常見形式為雙併、三併、四併,多數特徵與華廈相似。

屋齡較新的大樓,樓層高度可至16樓,甚至24樓,人口密度更高。因出入人數較多,多會聘僱保全物業管理公司,協助大樓日常門禁管制,及生活協助,如代收包裹、協助叫車…等等。

公共設施除基礎設施外,還多添有聯誼性設施,如交誼廳、健身房、視聽閱覽室等等。較新的住宅大樓,如果建築基地夠大,總戶數多有可能到達上千戶之多。


套房(1房1廳1衛)
套房給我的印象很像是「膠囊」,小小一個,在裡面放進必要的機能:睡眠、休息、盥洗,是住宅最小的單元。
形態常見的有:1房1衛、1房1廳1衛、挑高夾層,這幾種樣式。
有的會有簡單的流理台、水槽,可以烹煮簡單的食物;洗衣、晾曬的空間很小,部份規劃會使用洗脫烘的洗衣機,一次打包洗衣的需求,或是在一樓的區域設置自助洗衣的店鋪。
套房多建築於都市人口密集區域,主要特徵為,單位總坪數小,相對低總價,利於承購及出租,相對人口流動性也很高。
4種建物類型示意圖

4種建物類型示意圖:透天、公寓、華廈、大樓


小結

知道住宅房屋型態在於這是開始看屋的基礎,知道自己在找什麼類型的住宅,才能與人溝通需求;再者,要在實價登錄網站,蒐集相關的交易歷史數據,建立參考的行情基準,也要以房屋型態做為查詢的分類,不同房屋型態,各有不同的價格區間,做好分類,比價的數據才會產生意義。


最後再補充兩張小圖卡,做為房屋型態的參考。

建物屋齡比較圖

建物類型屋齡比較圖

建物土地持分比例

不同建物類型,相對建物土地持分比例比較圖


祝大家買屋路上,一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