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5【大翔店長說】買房必看7個重點

大翔店長認為買房,除了看房子之外,還有其他四個必看:看口袋、看感覺、看業務顏值(誤)、看運氣,總共5個。大翔店長原本是想分享買房5個必看,有朋友點菜想知道7個,那就來寫7個吧。(笑)

依據我在服務現場的經驗,不少客戶在看過一間一間的房子之後,多半都暈了,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我這邊提供一套很有效的技巧,讓大家看房可以看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本文聚焦在看房子要把握的7個重點:看感覺、看屋況、看格局、看鄰居、看公設、看社區、看交通。

看感覺
這是最重要的部份,看房子之前會有理性的評估(日後再專文說明),所以也會預先過濾掉一些物件。到了房屋現場看屋的時候, 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感覺,畢竟房子是自己要住的,如果第一時間的feeling不對,就不用勉強看下去,更不用去研究到底有什麼不對。

這邊指的不是房子沒打掃、凌亂的那方面的感受,特別強調的是那種說不出來,難以形容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生物的本能,生物對空間都有自己獨特的感知,蜘蛛結網、鳥結巢,都會選定一個安全,有食物的地方。

人很容易用理性否定自己的第一直覺,所以我特別和大家分享買房首要先看的,就是這個FU,有FU的房子,才值得往下進一步看。沒FU或FU不好的,快速撤離就好,毋需猶豫。

看屋況
屋況是屬於物質世界的課題,物質世界要做改善、調整、提升,都比較好處理;只要花錢能解決的就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通常情況下,屋齡越新,屋況條件越好,需要分配預算在維修的比例也可以比較少,但相對房價也就會高一些。

大樓的房屋,如果屋齡超過十五年以上,比較要留意的項目大約是:漏水壁癌、廚具衛浴的設備髒汙舊損、地板磁磚的隆起空洞。如果超過25年就要再留意冷熱水管道、電線及用電負載的狀況,評估是否要更換。

在決定是否要出價洽談前,可以請房仲幫忙找相關廠商,先把需要維修的部份,先進行評估及報價。在知道可能的費用後,自己也比較衡量買到之後,加上維修,整體要花到多少錢,心裡會比較有底。

看格局
格局指的是房屋裡的空間分配方式,根據房間數,會有各種不同的配置方式。對於建商來說,理想的狀況,追求的是整個樓層的可銷售面積的極大化,並且又好賣的配置;對於買方來說,個別需求差異就很大,但共同點就是希望住起來舒適。

不管幾房幾廳幾衛的房型,我和大家分享我自己評估格局獨特的心法,我在評估隔局時,我只抓3個重點,1、衛浴廚房的位置;2、房間客廳的面積比例;3、動線。

衛浴廚房,主要和用水、排水有關,看格局時,我會先確認這兩個空間的相對位置合不合理。早期有些配置比較奇怪,或原屋主有更改格局,導致廚房是在原本的陽台,或是衛浴擴大房間縮小,這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如果是公寓大樓,衛浴廚房一改位置,如果防水沒有處理好,樓下鄰居上來抗議的機會就高,或許原屋主住十幾年都沒事,一換手,新屋主馬上就得處理,不得不慎重。

房間客廳面積比例,取決於每個人在空間活動的需求,因人而異。如果進房間就只是睡覺、休息,家人幾乎都會在客餐廳活動(看書、追劇、聊天),客廳大一些就無妨。反過來,合租房子的時候,大家都會傾向找客廳小一點的,因為各自的活動都是在自己房間。買房要注意的是這個比例,儘量是符合大眾需求,不要太極端,因為會影響未來的轉售,越大眾化的配置,能接受的對象就多,就較好出售;反之太極端,就會拉長出售時間。

動線,指的是人在空間中移動的點,連接起來的線,請參考下圖。
動線大致分為:O型、T型(或是1字型)及U型,前兩者佔住宅的比例較高,U型則是較常在賣場出現,以IKEA為代表,讓用戶進入後,要走最長的路線,增加停留時間。

而我個人較偏好O型的動線,空間的利用度較高。

動線類型

3種常見空間動線。

看鄰居
通常第一次看房屋不一定會留意到鄰居,我們可以忽略多數鄰居,家門關起來,都不會有影響。BUT,有3位鄰居,絕對不能忽視,要略做瞭解,對未來入住的影響很大。

第一位,正樓上的鄰居:有沒有學齡前的兒童,因為在家時間長,活動力強,若是該睡時不睡,活蹦亂跳,一定會影響休息,家長若是好溝通就還好,不然就麻煩了。其次是作息時間,我有遇過一個案例,樓下是教授,晚上九點入睡,早上3-4點起床,他樓上鄰居在竹科工作,晚上12點下班,盥洗時間大約在凌晨1點前後,因為主臥浴室的連通管效應,樓上沖水,樓下就有聲響,教授都睡不好。教授入住3個月後,又匆匆忙忙搬家了。

第二位,同樓層的鄰居:特別是和你家門很近的那一戶,門很近的鄰居,通常是共用一道隔間牆,如果說話或看電視音量太大,都會造成影響,又因為會常遇到,如果是好相處的人,心情也會比較輕鬆。另外,就是會共用電梯間,同層鄰居如果會在樓梯擺放物品,也要留意會不會干擾到逃生通道的通暢,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第三位,正樓下的鄰居:和正樓上的鄰居剛好相反,如果自家有小朋友,建議先了解正樓下鄰居對於聲響的敏感度如何,如果很敏感,我們起居就要儘量腳步放輕,不要拖拉傢俱。入住前要先去打個招呼,會比較周到。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台語諺語: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

看公設
公共空間的使用狀況,我自己會比較留意的有幾個地方:樓梯間、資源回收間(垃圾間)、停車場。(閱讀室、健身房、KTV房、視聽室,不是每個社區都有,有空可以參觀。)

樓梯間如果有放置鞋櫃、腳踏車、或用不到的雜物,主要會影響逃生安全,同時也是社區管理較為鬆散的徵兆,住戶的向心力相對比較弱。

資源回收間,主要是可以觀察到「公德心」,垃圾有沒有擺放到正確的位置或是隨地亂放;回收物有沒有依照分類放置,紙箱紙盒有沒有拆好、鋪平,都是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停車場,分為進出通道、汔車車位和機車車位3個部份。通道有沒有管制,柵門上下是否正常,監視器能否拍到車道及車位。汔車車位,車輛有沒有停放整齊,有沒有堆放雜物。機車車位,則是需要了解停放規則,是固定位置,或是登記制、抽籤制,一戶可以配幾個機車位。

補充一件不常用,但有用到卻很重要的事,如果家中有長輩需要用到電動代步車,社區是否有提供可以充電的停車位,以及使用者要補貼多少電費。

看社區
社區沒住過,只能看看門面、看看表面,如果表面不行,也就不用看裡面了。訪客一般看得到,最表面的就是布
告欄。

布告欄通常會在大廳、一樓電梯的電梯間或電梯裡。從布告欄,可以看到社區的一些公告,不用每條內容都看,重點看4件事:社區的公共基金有多少金額、有沒有重大公設修繕事件的決議、近期社區活動、對社區居民的提醒。

公共基金的金額關係到社區老化後,重要設施的修繕經費是否充足,如果不足,住戶就要另外掏腰包補足修繕費用;重大修繕,比如說,外牆磁磚的回春,全部剔除,再鋪新磁磚,或是更換電梯之類的,這類的工程牽涉到的金額較龐大,經過住戶大會(區權會)決議後,會公告每戶要分擔的工程費,以及何時繳交。像這樣牽涉到錢的事項,要和賣方約定好,由誰負擔繳納。

看交通
交通主要就看一些附近是否有重要運輸節點,像捷運站、公車站、火車站、高鐵站,像左營、南港這樣三鐵共構的站點,交通機能很好,生活差旅的便利性就很高。習慣開車的族群,則是可以評估接鄰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時間、距離。


我把這7個看點整理成同心圓,最重要的在最內圈,先看感覺,依次向外看;如果感覺不對,又揮之不去,其實就可以速速轉往下一間,如果真的其他條件還不錯的話,就另安排時間再看一次,或許會有不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