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大翔店長怎麼看調降租金?

在臉書社團,和LINE群組裡,看到不少關於老闆們在交流如何和房東「談判」降租金的討論:有主張房東應該降租的;也有認為目前不用降租,但希望房東在疫情過後不要漲租。有理性的探討,也有情緒非常「奔放」的宣洩。

朋友問我,怎麼看「疫情下,怎麼與房東討論租金」這件事。
我的觀點很簡單,商業世界就看商業思維與商業行為。

很少人是用自有房產做開業,多數人都是租店面或租辦公室做營業。怎麼思考「與房東討論租金」這件事,我有三個角度:關係、較量、承受,提供給大家參考。

首先是「關係」。

我們要釐清,我們和房東是什麼關係:是「交易關係」、「交情關係」、「合夥關係」或是「親子關係」。

「交易關係」的話,就看合約,合約怎麼寫就怎麼走,如果此時此刻認為房東應該共體時艱,降租支持,那麼當你日進斗金的時候,就也不能埋怨房東坐地起價,畢竟這是互相的。

「交情關係」,就是房東和你平時互相有情感交流,互相當朋友,沒事會花時間經營,打屁聊天、送禮物之類的,有交情,朋友之間相互幫忙,成功機率會高於「交易關係」。

「合夥關係」,通常在賣場、商店街或美食街比較常見,付賣場基本月費,然後每個月再加營業額抽成,當店家營業額下降時,賣場抽成也隨之減少。

「親子關係」,房東是你親爹、親娘,租金怎麼談,關起家門都好談,平常是乖寶寶還是逆子,這時候都有現世報。

第二是「較量」。

弄清楚你和房東,誰比較需要誰?

在談租金以前,先review一下自己是不是個「好房客」。房東眼中的好房客,基本標準:按時並規律交租(可預期、意外少)、少要求(能自己解決問題,不煩人)、鄰里關係和諧;高標準:能為房產增值、能集客。簡單來說,就是房客的人品及附加價值,值不值得房東讓利,共渡難關?

再來看看環境,附近的店鋪多在招租或是一席難求?關鍵在於房東、房客,彼此的「機會成本」及「交易成本」。

放棄這個店鋪,再找地方東山再起,所要付出的成本,和現在維持一段時間所要支付的成本,那個比較划算。

流失這個租客,重新再找一個新的租客,在疫情的情況下,需要多長的時間,空窗期會有多久,空屋期間短少的租金,與降租金來維護現有的房客,那個比較划算。

和房東談租金前,務必先把算盤打一打,千萬不要一廂情願。

疫情相較於商圈變化是較短期的,但這次疫情的衝擊,影響大家在展業及開店的思考是長期的;實體門市在營業模式的脆弱面,在這次疫情的衝擊之下,變得很突出。如何整合線上、線下的消費者行為,將會是下一波經營者的必考題。

最後第三點是「承受」。

租金降幅要多少,降租的期間要多久?房東、房客彼此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始終要對焦在一個重點上,和房東爭取降租的目的,是為了用時間換取空間,在降多少租金的條件之下,可以為自己爭取到多少時間,來調整營業內容,重新把營業額回復到一定比例。重要的關鍵在於「調整」,如果不調整營業內容,萬一因應疫情管制的時間再延長,房東是否也會願意再幫忙,這就不一定了。

另一方面,假如房東仍要支付房貸,一旦你的租金短少,他是否能將差額補上,如果能補上,他願意補多久?

總結來說,願意降租金的房東,他就是你的「天使投資人」,他願意用他短少的租金收入,去支持你的事業成功,他的收益就是未來可預期、穩定的租金收入;不要把「如何與房東討論租金」當成談判,而是當成提案,提出一個房東願意投資你的方案,心情上會比較平和。

以上是「如何與房東討論租金」,我個人比較務實的觀點。

我相信在這波疫情的隨堂考衝擊之下,會有不少老闆重新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虛實整合將會從選修課,成為必修課。

如果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當老闆的人,某個程度上就像「討海人」(你要說是海賊王、航海王,或是維京海盜,都可以。),無論出於自願或非自願,一旦上了船、出了海,一切後果自負,有可能成果豐碩,也有可能就成了龍宮女婿,有去無回。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當老闆要有這個基本認知。
沒有三兩三,莫要輕易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