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facebook 之二:為什麼要刪好友?

全文約1700字,閱讀時間約為5~8分鐘。

為什麼要刪好友呢?KOL刪好友,和一般人刪好友有什麼不同考量?

本文試析「刪好友」背後的脈絡,以及為什麼一段時間,應該要整理一下好友名單。

在FB偶爾一段時間,就會看到一些*KOL會發文提到自己要刪好友,因為人數滿5000了,要刪掉一些少有互動的帳號,才能讓新朋友加進來。

滿5000刪好友,好理解。但有些好友數一千、兩千的朋友,也會發文說要刪好友,這又是為什麼呢?從「斷捨離」的角度來看,也不難理解,藉由整理自己的人際網路,是改變自己生活的一個好方法。

我曾看過一段話:「你的收入,是你最常混在一起的五個人的平均。」

後來知道這句話的原始出處,來自美國企業家,也是勵志演說家Jim Rohn曾說:「你自己是你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的平均數。」(“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另一位作家Tim Ferris 把它簡化為「你是你最常往來的五個人的平均值」。

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放在社群平台時代,更有道理。

人是環境的動物,而環境之中最有影響力的,則是自己所在的社群。facebook的演算法的規則,會優先把你的好友,特別你常按讚、或留言的帳號的發文,推送給你,讓人們彼此產生更多互動,這也是很多人會提到「同溫層」產生的原因。

如果你的朋友圈多是喜歡閱讀、學習的人,而且常會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你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會去上個課,或是讀本書;如果朋友圈多是在討論商業經營的心得和作法,當然也會加強我們自身對商業思維的提升;如果朋友圈常有負面思想,熱衷酸辣謾罵,卻沒有具體改善作法,我們也會受其影響。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facebook上,效果更是顯著。

大家是否曾想過我們使用facebook,註冊帳號後,並沒有支付使用費,那facebook的獲利模式是什麼呢?靠什麼產生收入,聘請那麼多工作人員,讓平台可以持續運作呢?

「廣告啊」,很多人都曉得facebook的收入是廣告收入。

人際之間的聯誼,用戶的貼文形成內容,形成人群聚集和停留的效果,所以facebook會更能判斷出用戶的個人偏好,進而推送會感興趣的廣告,幫助廣告主能賣出商品或服務。

在這樣的演算邏輯下,facebook會進一步判斷那些用戶的發文內容,能吸引更多人閱讀、按讚、留言;越能吸引人的用戶,facebook就給多他更多的關注。這也就是facebook早期用戶的「流量紅利」。在不同的時空情境下,facebook會調整它的演算法,但只要不跳脫賣廣告,這個基本邏輯就不會改變。

我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像在廟口前的大廣場,種了一棵大榕樹,一群人聚在樹下聊天,等燒金紙,空餘時間閒嗑牙,誰都能聊上幾句,但能聚集人潮的就那幾位說話特別有意思的,人聚集多了,就有小販來賣賣賣腸、涼水,久了可能就集成了一個廟口夜市。最後於是攤商繳點場租給廟方,賣東西給香客,香客一來參拜,二來兼逛夜市娛樂。

facebook就是廟公,KOL就是樹下的名嘴,用戶就是香客,廣告主就是攤商,場租就是廣告費,彼此交織形成一個生態。

所以,facebook的性質,除了原本的「社交平台」,有一部份質變成了「社群媒體」。因為媒體的性質,便會將特定的內容放大聲量,如同大聲公的效果。

我自己使用facebook還有一個情況,就是來自於我「朋友」的資訊,我比較少會查核資訊來源、辨別資訊的真偽。當然次數多了,也會知道那些朋友的訊息比較可靠,那些不然。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在facebook上留下的內容,也常是別人認識我們的一個小窗口,雖然局部不代表全部,然而日子久了,累積的內容多了,要猜出一個人的重要特質及偏好傾向,可能也沒想像中困難。

我認為定期整理facebook上的臉友關係,就是形塑個人的未來,除了定期刪整之外,也可以在最初要加這個人為好友時,思考這個人有沒有自己所嚮往的生活方式,或是可以學習的地方。

“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最後以這句話結尾,願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