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自在力

《自在力》,山下英子,平安文化,2013年。

  • 摘錄筆記
    • 斷捨離就是重新檢討我們和人、事、物之間的關係,選擇、決斷什麼是自己目前「需要。適合。舒服」的訓練。
    • 將物品視為「把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形體化的存在。」
    • 所有物品都是購買或接等「選擇、決定後,得到的結果。」
    • 品味,是將事物抽象化、單純化,掌握本質的能力。
    • 「工作」的定義:為神奉獻。
    • 煩惱,來自於「期待和現實的落差。」
    • 接納別人真實的樣子。

山下英子,2009年在日本出版了《斷捨離》一書後,引領人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用到那麼多東西呢?

一時之間「斷捨離」的精神蔚為流行,山下英子彷彿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教主」。這本《自在力》是斷捨離三部曲的第三本,進一步闡述了「斷捨離」的生活哲學,不僅是如何決定物品去留的方法,更提升到了想法、感受的層面。

用書中的話來說,即是在「知、情、意」的層面,都把握自己想要與不想要的內涵,不勉強自己接受不需要的事物。亦即實踐「斷捨離」的標準,以自己為核心,判斷是否需要、合適、舒服。

用「俯瞰力」的眼光,以更加立體的觀點來看待時間、空間、關係三者,判斷此時此刻自己與人事物如何取捨。

我們對於所有的人、事、物的態度都可以分為三大類:拒絕、允許、限制。

她曾在她的講座問在場的女性,最想丟棄的東西是什麼?回答的前三名:衣物、痛苦的過去、礙眼的老公。

我很喜歡她在第五章<靠「自在力」活出愉快的人生>中的兩個小故事。

一個是她用很簡單的語言解說了「三法印」的觀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世間一切皆在變化、世間一切不存在可以稱為「我」的主體、一切都是苦。進一步抽象化,研究本質,則是變化、關係、經驗三者。

另一個故事是她合氣道老師二十多歲時,從警隊教官的職位被他師父派去幼稚園教導合氣道。從一進教室就讓小朋友哭泣,到後來能讓活潑亂跳的小朋友從吵鬧變成能靜心下來好好學習的歷程。從而讓自己的教學力大幅提升。

《自在力》給我的啟發,就是需要內在思維與外在世界同時進行斷捨離的練習,持練提醒自己活在當下,取用當下最適合自己的人事物即可,毋須過度憂心,就會越來越自在。